低合金板卷加工工艺的核心在于平衡材料强度与成型性能,这类钢材通常含有微量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含量1.5%以下),需要通过特定工序保持其机械性能。加工初期需重点监测板卷的原始状态,特别是表面氧化皮清理和应力释放,通常采用喷丸处理或酸碱洗线去除表面缺陷,这对后续成型质量影响显著。
在冷轧环节,工作辊表面粗糙度Ra0.2-0.4μm的精确控制直接关系到板卷的尺寸精度,同时要合理设置道次压下率(单道次不超过15%)。对于Q345B这类典型低合金钢,轧制温度通常控制在Ac3相变点以上30-50℃,此时奥氏体组织更利于塑性变形。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硬化现象在低合金钢中较为明显,中间退火工艺(680-720℃保温2-4小时)的合理安排能有效恢复材料延展性。
成型后的板卷还需经过矫直工序消除内应力,现代生产线多采用六辊或九辊矫直机,其矫直力需根据板厚(常见1.5-12mm)动态调整。最后表面处理阶段,对于需要耐候性的SPA-H等钢材,有时会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膜重0.5-1.2g/m²)来提升防腐性能,这种工艺细节往往决定成品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