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钼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全球储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最新数据,全球已探明三氧化钼储量约1100万吨(以钼含量计),其中智利、美国和中国占据主导地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海外主要储量国中,智利以约250万吨的储量位居首位,特别是其北部安第斯山脉区域的斑岩铜钼矿床,其平均品位可达0.06-0.3%(MoO3)。
除智利外,秘鲁和加拿大也是重要的海外供应国,分别拥有约180万吨和110万吨的探明储量。这些国家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矿体规模大但品位普遍较低(0.01-0.05%MoO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勘探技术进步,近年来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不断有新矿床发现,其资源潜力尚未完全纳入官方统计范围。
从矿床类型来看,海外储量中约75%赋存于斑岩型铜钼矿床,这类矿床常伴生有金、银等贵金属。特别是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矿床,其钼储量超过60万吨,同时铜品位达0.7%(Cu)。在实际开发中,三氧化钼的回收率通常维持在85-92%之间(取决于选矿工艺),这使得经济可采储量往往低于地质储量。
当前全球三氧化钼储采比约为50年,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特种合金需求增长,预计到2030年海外主要产区将面临开采深度增加(部分矿山已达500米以下)、矿石品位下降等技术挑战。这促使矿业公司加快研发低品位矿处理技术,如生物浸出法和高压氧化法等,这些创新可能在未来显著改变可经济开采的储量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