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锌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nCl₂,常温下呈现白色结晶性粉末或块状固体。它具有极强的吸湿性,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吸收水分形成溶液(溶解度高达432g/100ml水),这种特性使其常被用作干燥剂。工业级氯化锌通常含有少量水分而形成粘稠液体,这一特性也被应用于电镀和木材防腐领域。
在物理性质方面,氯化锌的熔点为290°C,沸点高达732°C,密度达到2.91g/cm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溶液呈现强酸性(1M溶液pH约1),这与其在水中形成络合酸H[ZnCl₂(OH)]有关。该物质还表现出独特的溶解能力,可以溶解纤维素和丝绸,这种特性被应用在纺织品处理和造纸工业中。
氯化锌的制备主要通过锌或氧化锌与盐酸反应实现,工业上常采用锌矿直接盐酸浸取法。其晶体结构呈层状排列,其中锌离子处于四面体配位环境。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其在有机合成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反应中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使用。
从应用领域来看,氯化锌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作为脱水剂和防腐剂外,它还是制造电池的重要原料(特别是作为勒克朗谢电池的电解质)。在焊接作业中,氯化锌溶液被用作助焊剂以去除金属表面氧化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纳米级氯化锌还展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这为开发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可能。
安全使用氯化锌需要特别注意其腐蚀性,接触皮肤会引起化学灼伤,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操作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虽然氯化锌是常见化学品,但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因此废弃处理需遵守相关环保规定。随着技术进步,氯化锌在新能源材料和医药领域的新应用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