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坯是指通过钢铁冶炼工艺制成的半成品材料,通常呈现为方形或矩形截面的钢锭形态(常见规格边长150-400mm)。作为不锈钢加工的初始形态,其主要成分为铁基合金,并含有铬(Cr≥10.5%)作为基础防腐元素,根据用途不同还会添加镍(Ni)、钼(Mo)等合金成分。
在冶金生产流程中,不锈钢坯需经过电炉或转炉熔炼、连铸成型(浇铸温度约1500℃)、热轧开坯等多道工序。需要特别关注其内部晶相结构,特别是奥氏体(304型)、铁素体(430型)或马氏体(410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特征,这些微观结构直接决定了后续产品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500-1000MPa)和耐蚀性。
市场上常见的不锈钢坯按材质可分为200系(铬锰系)、300系(铬镍系)和400系(铬系)三大类。其中304不锈钢坯(成分18Cr-8Ni)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占工业用量的50%以上。坯料表面需经过修磨处理(粗糙度Ra≤3.2μm),以确保后续冷轧或锻造时的成型质量。
作为不锈钢产业链的核心中间产品,其质量评价涉及多项指标:除了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碳含量≤0.08%),还要检测非金属夹杂物级别(A/B/C/D类≤2.0级)、低倍组织缺陷以及超声波探伤合格率(≥99.5%)。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终端制品在食品机械、化工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