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8冷轧黄铜板是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加工特性的铜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铜(Cu)含量67-70%与锌(Zn)含量30-33%。这种材料通过冷轧工艺(室温下轧制变形)加工成型,相较于热轧板材具有更高的尺寸精度(厚度公差±0.02mm)和表面光洁度(Ra≤0.8μm)。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其特有的淡金色外观与均衡的强度硬度(抗拉强度≥390MPa),使其成为仪表壳体、导电件和装饰部件的理想选择。
在物理特性方面,h68冷轧黄铜板展现出良好的延展性(延伸率≥40%)与适中的导电率(28%IACS),特别适合需要进行深冲、弯曲等二次加工的场合。其导电性能虽不及纯铜,但优于多数其他铜合金,这使得它常被用作兼顾导电与结构强度的折中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该材料在冷加工后会出现明显加工硬化现象,必要时可通过低温退火(260-300℃)来恢复塑性。
实际应用中,h68冷轧黄铜板的常见规格厚度为0.3-6mm,宽度范围200-600mm,可提供硬态(H)、半硬态(1/2H)等不同加工状态。相比同类材料H62黄铜板,其更高的铜含量带来更好的耐蚀性(尤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但相应成本也提高约15-20%。在电子行业常用作继电器弹片、连接器端子等关键部件,在精密加工时需注意选用钨钢刀具(建议前角12-15°)以减少黏刀现象。
选择h68冷轧黄铜板时需要重点评估其时效变化特性,经过三个月自然时效后其硬度会上升约5-8HB,这对要求长期尺寸稳定性的精密零件尤为关键。该材料符合国标GB/T 2059-2017标准,进口等效牌号包括美标C26000(铜含量68.5-71.5%)和欧标CW509L。建议储存时采用防氧化纸包裹,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以防表面出现铜绿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