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板卷的熔炼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成分控制与工艺平衡。在电弧炉或转炉中,先将废钢与铁水按比例装入,此时温度需升至1600℃以上确保完全熔化。特别要关注合金元素的添加时序,锰(Mn 0.8-1.5%)和硅(Si 0.2-0.6%)通常在氧化期后加入,而微合金化元素如铌(Nb 0.02-0.05%)、钒(V 0.03-0.1%)则需在精炼阶段精确投料,防止烧损。
炉外精炼是关键环节,通过LF炉进行脱氧和成分微调时,需要采用铝线深脱氧并保持白渣操作。此时钢水温度应控制在1550-1580℃之间,同时通过底吹氩气(流量0.3-0.5Nm³/min)促进夹杂物上浮。值得注意的是硫含量必须降至0.01%以下,这对后续热轧工序的韧性至关重要。
连铸环节采用电磁搅拌(电流300-500A)能显著改善等轴晶比例,铸坯加热温度宜保持在1200-1250℃。特别需要控制二冷区水量(0.5-1.2L/kg),过高的冷却速度会导致表面裂纹。轧制阶段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在1000℃以上完成,精轧则控制在850℃以下以细化晶粒,终轧厚度公差可达±0.1mm。
卷取温度对最终性能影响显著,SPHC级别推荐680-720℃,而高强度钢种如Q550D需降至550-600℃。值得一提的是层流冷却系统应保持水压0.3-0.6MPa,这种温度控制能确保获得理想的金相组织。整个流程必须配合光谱分析仪(精度±0.001%)在线监测,才能保证成分波动范围符合GB/T1591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