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板坏加工工艺需要根据材料特性调整加工参数,特别是304(18Cr-8Ni)和316(16Cr-12Ni-2Mo)这类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加工硬化倾向明显,转速应控制在150-300m/min范围内。在实际操作中,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通常保持在10°-15°,而后角维持在5°-8°,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阻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冷却液的选择,建议使用含氯极压添加剂的水溶性冷却液,浓度控制在8%-12%之间。
在冲压成型环节,考虑到不锈钢的延伸率(304约40%)和抗拉强度(≥520MPa),模具间隙应控制在板厚的8%-12%。对于厚度超过3mm的板材,建议采用渐进式多道次成型工艺,每次变形量不宜超过20%。激光切割时,1mm厚度的304不锈钢推荐使用1000W光纤激光器,焦点位置设在材料表面下方0.2mm处,辅助气体优先选择氮气(纯度99.9%),压力保持在12-15bar可获得最佳断面质量。
焊接工艺需要重点关注热输入控制,TIG焊接时2mm厚度板材的电流建议设置在70-90A范围,氩气流量维持在8-10L/min。对于厚板多层焊,层间温度必须控制在150℃以下,可通过间歇焊接或强制冷却来实现。抛光工序中,粗抛阶段选用80-120目砂轮,精抛则换用800-1200目研磨盘,线速度保持在25-35m/s可获得理想的Ra0.2μm镜面效果。
在折弯加工时,V型槽开口宽度应取板厚的6-8倍,如2mm板材使用12-16mm槽口。对于高精度要求的零件,需要计算回弹补偿量(通常为3°-5°),通过过折弯方式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硬化后的不锈钢可能需要增加15%-20%的折弯力,这时选用带液压补偿系统的折弯机更为稳妥。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工作环境清洁至关重要,特别是避免铁素体污染导致后续生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