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5冷轧黄铜板作为常用的铜锌合金材料,其加工工艺需要重点关注锌含量控制与冷作硬化特性。该材料含铜量约65%(其余主要为锌),在室温下通过多道次轧制实现厚度缩减,每次压下量通常控制在30-50%范围内,需配合中间退火工序(温度400-450℃)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特别要注意轧制过程中的润滑管理,一般采用乳化液或矿物油基润滑剂,既能降低轧辊与板材摩擦力,又能有效控制轧制温度在80℃以下。
精整阶段涉及纵剪分条与表面处理两个关键环节。分条加工时建议采用硬质合金刀具(硬度HRA90以上),进给速度控制在15-25m/min可避免毛刺产生。表面处理除常规的酸洗钝化外,对于高光泽度要求的制品还需进行多道抛光(从180目逐步提升至800目砂带)。值得注意的是,h65材料冷加工后会出现约15%的强度提升(抗拉强度可达450MPa以上),但延伸率会相应降低至10%左右,因此在折弯成型工序前需要根据变形量计算是否需要增加退火步骤。
在具体加工参数设置上,冲压成型推荐使用间隙为板厚8-12%的模具,而深拉深加工时单次拉深系数应控制在0.55-0.65之间。焊接工艺优先选用气体保护焊(氩气流量8-12L/min),预热温度保持150-200℃可有效防止热裂纹。成品检测环节除了常规的尺寸公差检查(厚度公差±0.02mm),还应特别注意晶粒度检测(目标级别0.020-0.035mm),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抗应力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