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不锈钢中厚板的熔炼需要采用电炉(EAF)或氩氧脱碳(AOD)精炼工艺,特别要注意钛元素的精确控制。在电弧炉初炼阶段,原料需选用高纯度铬镍废钢(Cr17-19%,Ni9-12%),并加入适量钛铁合金(Ti≥5C且不超过0.6%),炉温需保持在1550-1600℃以确保合金完全熔解。
转入AOD精炼环节时,通过吹入氩氧混合气体(比例3:1)将碳含量降至0.08%以下,同时要防止钛元素过度烧损。这个阶段需实时监测熔池温度(1620-1650℃)和化学成分,当铬镍含量达标后,需加入钙硅合金进行脱氧处理,这能显著改善钢水流动性。
连铸环节要特别注意保护浇注,采用氩气密封(纯度99.99%)防止二次氧化。铸坯加热轧制前需经过均热处理(1180-1250℃保温2小时),轧制过程中要控制终轧温度在900℃以上,以确保奥氏体充分再结晶。最终板材需进行固溶处理(1050-1100℃快冷),这样才能获得均匀稳定的钛碳化物分布。
质量检测阶段要重点关注晶间腐蚀性能,按ASTM A262标准进行敏化处理(650℃保温2小时)后,在硫酸-硫酸铜溶液中应无晶界腐蚀倾向。对于厚度超过20mm的板材,建议增加UT探伤(灵敏度Ф2mm平底孔)来检测内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