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珠是由高纯度铟(通常≥99.99%)制成的微型球状材料,直径通常在0.1mm至3mm之间。这种柔软易塑的银白色金属珠在室温下即可用手指轻压变形,其熔点低至156.6℃,特别适合需要低温焊接的精密电子领域。与其他焊料相比,铟珠展现出优异的延展性(伸长率可达50%)和导电性(电阻率8.37×10⁻⁸Ω·m),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半导体封装和红外探测器制造中的关键材料。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铟珠的氧化问题,特别是暴露在空气中时表面会迅速形成氧化层。为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商通常采用氮气保护包装或在表面涂覆特殊助焊剂。值得注意的是,直径为0.3mm的铟珠在倒装芯片工艺中能形成高度可控的凸点( bump height 50-100μm),这对确保芯片与基板间的可靠电气连接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5G器件和MEMS传感器的发展,超细铟珠(0.05-0.1mm)的需求量显著增长。
从物理特性来看,铟珠的密度7.31g/cm³明显低于传统锡铅焊料,这使得它在航天器减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低温环境下(-40℃),铟珠仍能保持良好塑性,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极地科考设备和卫星部件的装配。部分特殊型号的铟珠还会掺入少量银(1-3%)以提高抗蠕变性能,这类合金铟珠在汽车电子高温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可延长3-5倍。
选购铟珠时需要特别注意表面光洁度(Ra≤0.2μm)和直径公差(±0.01mm)两项指标,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焊接时的润湿性和接合强度。目前主流供应商能提供符合ASTM B774标准的各规格产品,部分高端型号还通过JIS Z3283无铅认证。随着柔性电子和穿戴设备的发展,可低温成型且无毒性的铟珠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焊料,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