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钒酸钠作为重要的钒化工原料,全球主要矿场集中分布在钒资源富集区域,其中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PGM-V矿床)和俄罗斯卡奇卡纳尔铁矿床尤为突出。南非矿区以钒钛磁铁矿共生资源著称,矿石平均品位(V2O5含量1.2%-1.8%),采用钠化焙烧工艺提取;而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矿床则以独特的钛磁铁矿伴生钒资源(可采储量约800万吨V2O5当量)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新兴产区,攀西钒钛磁铁矿带(四川攀枝花、红格矿区)通过钒渣钠化焙烧工艺实现规模化生产,其精矿V2O5品位可达1.5%-2.3%。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的Windimurra钒矿采用独特的直接浸出工艺,能处理低品位矿石(V2O5 0.3%-0.5%),这种创新技术路线正在改变传统开采模式。
在美洲区域,巴西的Maracás矿(Largo Resources运营)采用高压酸浸技术,年产能力达11,600吨V2O5,其红土型钒矿资源具有钒回收率高(约85%)的特点。而美国境内则以科罗拉多高原的铀钒伴生矿为主,虽然品位较低(V2O5 0.1%-0.3%),但综合回收效益显著。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哈萨克斯坦的Balasausqandiq黏土型钒矿(预测资源量2.3亿吨)因其独特的矿化特征,正在成为行业新的技术研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