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硅铁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其中供需关系变化最为关键。随着国内钢铁行业进入传统淡季,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导致低硅铁(Si≤2%)作为炼钢脱氧剂的需求量明显萎缩。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环保限产,部分钢厂甚至将采购量削减了30%以上,这种需求端收缩直接冲击市场价格体系。
原材料成本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近期焦炭(CSR≥60%)和铁矿石(Fe62%)等主要生产原料价格持续走低,使得低硅铁生产成本区间下移约200-300元/吨。加上西北地区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包括宁夏、内蒙古等地新建矿热炉(25000KVA)投产,行业整体供应能力提升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贸易环节库存积压同样对价格形成压制。由于年初市场普遍看好后市,许多贸易商囤货量远超常规水平,当前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45%左右。随着资金周转压力加大,部分贸易商开始降价抛售,特别是港口现货价格(青岛港现报价较年初下跌17%)的快速下滑,直接带动整个市场价格中枢下移。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出口市场的疲软表现。受海外钢铁需求收缩影响,1-4月低硅铁出口量同比骤降38%,其中印度、东南亚等传统出口目的地的订单减少尤为明显。叠加国际海运费用(FBX亚洲航线下降42%)高企,出口价格优势进一步削弱,迫使大量原本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转为内销,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
市场心理预期变化同样在推波助澜。当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终端用户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采购策略更趋谨慎,多采用随用随采模式。这种观望态度使得市场需求呈现碎片化特征,难以形成有效的价格支撑,最终导致价格在负反馈循环中持续探底。预计在市场完成新一轮供需平衡前,这种弱势行情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