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2冷轧黄铜板的熔炼工艺需要严格遵循铜锌合金的冶金特性,其中锌含量控制在38%-42%范围尤为关键。熔炼通常在工频感应电炉中进行,炉温需维持在1050-1150℃区间,这个温度既能保证金属完全液化,又能有效避免锌的过量挥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熔炼过程中要加入0.2%-0.5%的磷铜作为脱氧剂,这对改善铸锭质量至关重要。
实际操作时,应先投入电解铜板(Cu-CATH-1级)进行熔化,待铜液温度达到900℃左右再分批加入锌锭(Zn99.995)。这种阶梯式加料方式能减少锌烧损,特别是在加入锌锭时要快速搅拌熔池,使合金成分均匀分布。炉前分析建议采用直读光谱仪(OES)实时监测Cu、Zn含量,确保合金成分偏差不超过±0.5%。
熔体精炼阶段需重点关注除气除渣工艺,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纯度≥99.99%)进行精炼处理,气体流量控制在0.8-1.2m³/min。精炼时间一般维持15-20分钟,直到熔体表面呈现镜面状态。为改善流动性,可适量添加0.02%-0.05%的稀土元素(如La-Ce混合稀土),这能显著提高后续轧制成品率。
浇铸环节建议采用半连续铸锭工艺,结晶器水温保持在25-30℃(温差±1℃),拉铸速度控制在80-120mm/min范围内。铸锭前要对流槽和中间包进行充分预热(300-400℃),防止金属液温度骤降产生冷隔缺陷。最终获得的铸锭经均匀化退火(650℃×4h)后,才能进入冷轧工序制备h62黄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