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氧化锡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湖南等南方省份,其中云南个旧地区被誉为"锡都",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国内已探明二氧化锡基础储量约150万吨(金属量),工业可采储量约80万吨,按照当前年开采量3万吨计算,静态保障年限约26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湖南郴州和广西南丹等新兴矿区,近年来发现了多个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特别在云英岩型矿床中伴生二氧化锡资源潜力巨大。
从资源禀赋来看,我国二氧化锡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占65%)和石英脉型(占25%)为主,平均品位0.4-0.8%(SnO2含量)。云南都龙矿区作为典型代表,其锡石硫化物矿床平均品位达0.86%(SnO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勘探技术进步,在江西崇义、广东连平等地区新发现的隐伏矿床,使全国预测资源量提升至300万吨以上,特别是深部找矿突破使华南成矿带仍有较大增储空间。
从全球视角看,我国二氧化锡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储量约80万吨)。但需要警惕的是,经过百年开采,传统高品位矿床如个旧老厂矿区(原矿品位1.2%)资源已近枯竭。目前企业正通过开发低品位资源(0.3-0.5%)、加强尾矿回收(回收率提升至75%)等方式维持产能,特别是锡冶炼废渣中二氧化锡的再生利用技术(每吨废渣含锡1.5-3kg)正成为新的供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