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氧化铋原料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省份,其中湖南郴州和衡阳地区的高纯度矿源尤为突出。这些矿区依托于当地铅锌矿伴生资源,经过浮选工艺(回收率85%-92%)可获得含铋量12%-18%的精矿,再通过湿法冶金提纯至99.9%级以上二氧化铋产品。
江西赣州地区的铋矿多与钨矿伴生,采用火法熔炼(温度控制在800-1200℃)能同时提取钨酸铵和二氧化铋两种高附加值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韶关冶炼厂采用独特的氯化挥发工艺(BiCl₃气相转化率超95%),其生产的纳米级二氧化铋(粒径50-80nm)在光催化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云南个旧作为历史悠久的锡都,其锡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铋烟尘(含Bi₂O₃约25%-30%)经过酸浸-水解工艺可年产2000吨以上二氧化铋。随着环保要求趋严,河南济源等地新建的再生铋项目(废料回收率超98%)正逐步成为供应新支点,这类二次资源生产的二氧化铋在锂电池添加剂市场增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