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其坯料主产区呈现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其中山西太钢(年产不锈钢坯料约420万吨)和福建青拓集团(全球最大不锈钢生产企业)构成了南北两大核心基地。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华东地区,特别是江苏德龙镍业(采用RKEF工艺)和浙江永兴材料(特种不锈钢为主),这些企业在300系(如304)和400系(如430)坯料供应方面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内蒙古包头地区依托包钢集团(含稀土元素不锈钢特色产品)形成北方重要生产基地,而华南的广东湛江则凭借宝钢湛江基地(五连轧机组)成为新兴的高端不锈钢坯料供给枢纽。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梧州金海不锈钢(120万吨热轧产能)近期通过技改实现了200系(如201)坯料产能的显著提升,补充了低镍资源供给缺口。
从生产工艺来看,这些主产区普遍采用电弧炉(EAF)或转炉(AOD)冶炼工艺,其中福建基地独创"RKEF-AOD双联法"(镍铁水热装比达90%),大幅降低了300系坯料生产成本。对于特殊需求领域,上海宝钢(精密仪器用超纯不锈钢)和东北抚顺特钢(航空用沉淀硬化不锈钢)则在小众高端坯料市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运输成本往往影响采购决策,因此内陆企业如四川西南不锈(毗邻钒钛资源)虽然产能规模较小(约50万吨),但在西部市场仍具有区域性竞争优势。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当前新建产能多集中在沿海工业园区,例如山东临沂不锈钢产业园区(配套1780mm热连轧)正逐步形成新的坯料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