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铜棒是以铜镍合金为主要材质的金属型材,因其银白色外观而得名。这种合金通常含有5%-30%的镍(CuNi5-CuNi30),有时还添加锌、锰等元素来改善性能。需要重点关注其优异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在海水和化工环境中表现突出,这使得白铜棒成为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的重要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白铜棒展现出多重优势。其导热系数(约50W/m·K)虽低于纯铜,但仍优于大多数金属材料;同时具备中等强度(抗拉强度350-600MPa)和良好的延展性。由于镍元素的加入,白铜棒不仅具有银白色泽,还能保持长期使用不易变色的特点,这对装饰性应用尤为重要。
从加工特性来看,白铜棒可进行冷热加工,切削性能指数约为65%(以易切削黄铜为100%基准)。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建议60-120m/min)和刀具材质,特别是含镍量高的牌号加工时会产生较大切削抗力。焊接方面推荐采用氩弧焊保护,焊后建议进行600-800℃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
市场常见的白铜棒按照镍含量可分为多个牌号,比如BFe10-1-1(含镍10%)和BFe30-1-1(含镍30%)。前者多用于冷凝管等热交换设备,后者则常见于高要求的军工和航天领域。棒材尺寸范围广泛,直径从5mm到300mm不等,特殊需求还可定制异形截面。
选购白铜棒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沿海地区应优先选择镍含量较高的型号,高温工况则要关注其高温强度保持率(400℃时约保留常温强度的65%)。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部分厂商已开始提供专门用于增材制造的白铜合金粉末,这为复杂结构件的制造提供了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