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钼丝是一种以高纯度钼(Mo含量≥99.95%)为原材料,通过精密拉丝工艺制成的银白色金属细丝。与普通钼丝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表面经过特殊电解抛光处理,呈现出特有的亮白光泽,这种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表面氧化层和微观毛刺,使丝径公差控制在±0.001mm范围内,特别适合高精度应用场景。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温度可达2000℃),白钼丝仍能保持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真空炉发热体、蓝宝石长晶炉热场组件的核心材料。
需要重点关注白钼丝的物理特性,特别是它的线膨胀系数(4.8×10⁻⁶/℃)与钨极为接近,但密度(10.2g/cm³)却明显低于钨丝,这使得在相同强度要求下能减轻结构重量。在电子工业中,直径0.1-0.3mm的白钼丝常被用作电子束焊接的电极材料,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低至0.35,能显著减少电子散射现象。医疗领域则利用其生物相容性制作放射治疗定位网格,得益于其X射线透过率(80kV下约60%)与人体组织相近的特性。
当前主流生产工艺采用多模连续拉伸技术,配合氢气退火(退火温度1200-1500℃)来消除加工硬化。优质白钼丝的抗拉强度可达1800-2200MPa,延伸率保持在1.5-3%之间,这种强度与塑性的平衡使其在切割硅片时较传统金刚石线锯减少30%的微裂纹。值得注意的是,储存时需要保持相对湿度≤40%的环境,因为在潮湿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形成疏松的MoO₃氧化层,这会导致接触电阻上升等问题。
随着光伏行业N型单晶硅片的普及,白钼丝在硅棒截断工序中的用量激增。相比传统砂浆切割,使用直径0.12mm白钼丝的电火花切割能使硅料损失率从35%降至15%以下,切割面粗糙度Ra≤2μm。最新研发的稀土掺杂白钼丝(添加0.5%La₂O₃)更是将再结晶温度提升至1400℃,使高温使用寿命延长3-5倍,这类改良型材料正在半导体封装引线框架领域逐步替代金合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