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作业到底要消耗多少水?这是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最关心的数据之一。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传统湿法选矿工艺的吨矿耗水量通常在2.5-4立方米之间波动,个别高耗水工艺甚至达到5立方米以上。水损耗主要发生在磨矿分级、浮选分离和尾矿处理环节,特别是尾矿库的蒸发渗透损失可能占到总用水量的30%以上。
选矿水耗受矿石性质直接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处理黏土含量高的氧化矿时,矿浆浓度往往被迫降低,这会显著增加补水量。某些硫化矿浮选需要添加大量起泡剂,导致回水循环使用难度加大。现在新型高频脱水筛能将尾矿含水率控制在18%以下,比传统设备减少7-10%的水损耗。
怎么有效降低水损耗率?云南某铜矿的实践给出启示。他们通过三级沉淀池实现90%回水复用,配合自动加药系统精准控制药剂浓度,使吨矿水耗从3.8m³降至2.2m³。更先进的干式磁选技术已在铁矿应用,完全摆脱用水依赖。但这类技术对矿石嵌布特性有特定要求,推广仍需时日。
水资源费改税政策正在改变行业格局。河北某金矿因采用浓密机+压滤机组合工艺,年节水达80万吨,相当于节省160万元税费。业内专家建议关注陶瓷过滤机和深锥浓密机这类高效脱水设备,它们能在不增加能耗前提下将回水率提升15个百分点。未来选矿厂的水耗管理将转向智能化,实时监测矿浆浓度和PH值的物联网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