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不锈钢中厚板的生产原料主要依赖全球多个重要矿区提供的镍铬资源,需要重点关注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三个主要供应国。特别是西澳大利亚的Kambalda矿区,以高品位硫化镍矿著称,其镍含量可达8%以上(Ni≥8wt%),为201不锈钢提供了关键的合金元素。此外菲律宾的苏里高地区出产的镍红土矿(含铁40-50%,镍1-2%)通过RKEF工艺加工后,成为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来源。
在铬矿供应方面,南非的布什维尔德杂岩体(Cr2O3含量42-46%)与哈萨克斯坦的顿斯科依矿区构成了全球铬铁矿的双核心,这两个矿区合计贡献了全球60%以上的铬铁产量。值得注意的是201不锈钢特有的低镍特性(镍含量3.5-5.5%),使其对印度尼西亚的韦达湾工业园(配套DNI镍生铁项目)这类新兴镍矿区的依赖性相对304不锈钢要低,这也是201不锈钢成本优势的重要支撑点。
中国本土的甘肃金川镍矿(镍储量全球第三)和西藏罗布莎铬铁矿(Cr2O3≥45%)虽然规模可观,但受开采条件限制,实际供给201不锈钢生产的比例不足20%。当前不锈钢厂更多依赖从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副产品产量占全球10%)进口的电解镍板(Ni≥99.8%)进行合金化调配,特别在2-8mm中厚板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镍铬当量比(Nieq=Ni+30(C)+0.5Mn)在12-16%范围。
随着印尼禁止原矿出口政策实施,当地建设的镍铁产业园(如青山Morowali园区年产30万吨镍铁)正逐步改变201不锈钢的原料供应格局。这些采用RKEF工艺(电耗3800kWh/t)生产的镍生铁(Ni10-12%),配合南非铬粉矿(Cr:Fe=1.5:1)的使用,已成为中厚板生产的主流原料组合,使得矿场到工厂的供应链缩短了约40%的海运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