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铁矿选矿细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矿浆中颗粒过粗会导致有用矿物解离不充分,过细则可能引发泥化现象增加药剂消耗。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发现,多数硫铁矿在-200目占比75%-85%时呈现最佳分选效果,这个区间既能保证黄铁矿有效解离,又可避免细粒级矿物过度损耗。
实际操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矿石嵌布特性变化,特别是当硫铁矿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时,往往需要提高磨矿细度至-325目占60%以上。但要注意不同矿区矿石硬度差异显著,某选厂曾将球磨机排矿细度从-200目70%调整到80%后,硫回收率提升了8.3个百分点,同时精矿品位保持稳定在48%以上。
如何判断当前细度是否达标?现场可通过快速浮沉试验观察尾矿流失情况,当尾矿中单体解离的硫铁矿超过3%时,说明磨矿细度仍需优化。选矿工程师通常建议采用阶段磨选工艺,粗选段控制-200目65%左右,精选段再细磨至-325目50%,这样既能降低能耗又能提升分选效率。
设备配置对细度控制同样关键,某新型立磨机组相比传统球磨机可节能23%,且产品粒度分布更集中。值得注意的是,细度调整必须与浮选药剂制度联动优化,比如细磨后捕收剂用量通常需减少15%-20%,这样才能维持最佳泡沫层稳定性。最终确定细度参数时,必须综合考虑矿石性质、设备性能和经济效益三方面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