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钒资源国之一,其偏钒酸铋储量数据相对特殊,因其属于钒产业链中的细分产品而非直接矿产。目前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钒资源总储量(以五氧化二钒计)约95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3%,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河北承德等地。而偏钒酸铋作为钒的深加工化合物,其具体储量未见权威统计,实际产量更取决于下游需求而非地质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偏钒酸铋的生产通常依托钒钛磁铁矿伴生资源,特别是通过湿法冶金工艺从含钒溶液中提取。国内年产钒制品约12万吨(折五氧化二钒),理论上可转化的偏钒酸铋产能充足。实际应用中,该化合物主要用于催化剂(如丙烯氧化制丙烯醛)和电子陶瓷领域,年消费量约200-300吨规模,现有钒资源完全能满足需求。
从技术参数来看,偏钒酸铋(BiVO4)的工业生产纯度通常要求99.5%以上,晶体结构主要为单斜相。当前制约因素不在原料储量,而在于提纯工艺成本(每吨约8-12万元)和下游应用场景开发。随着光伏光催化材料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刺激新的需求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