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碲化锰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矿场分布与锰矿资源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南非的卡拉哈里锰矿带(Kalahari Manganese Field)是已知最富集的产区之一,这里出产的锰矿石中常伴生有碲元素,特别是霍塔泽尔(Hotazel)矿区出产的矿石品位较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广西大新锰矿作为亚洲最大锰矿床,近年也在伴生矿中发现二碲化锰的存在,但工业化开采仍在探索阶段。
巴西的乌鲁库姆(Urucum)锰矿同样具备二碲化锰的成矿条件,该矿区以沉积型锰矿为主,部分矿层的碲含量达到可回收标准(通常Te含量超过0.01%)。在印度中央邦的巴拉加特(Balaghat)矿区,虽然主要以氧化锰矿为主,但在深层矿脉中也检测到二碲化锰的晶体结构。这些矿场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古老的变质岩系中,地质年龄多在20亿年以上,为碲元素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开采技术来看,二碲化锰往往以细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硬锰矿(Psilomelane)或软锰矿(Pyrolusite)中,这使得直接提取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商业化运作较成熟的当属南非的MMC公司(Manganese Metal Company),他们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包括酸浸-萃取-电解等步骤)从锰精矿中综合回收碲元素。随着光伏产业对碲化镉薄膜电池需求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澳大利亚的格鲁特岛(Groote Eylandt)锰矿也可能成为二碲化锰的新兴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