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碲化钼作为稀有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其商业开采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定地质构造带。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大区拥有全球最活跃的露天开采矿场,特别是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的矿床中可观察到显著层状富集(平均品位0.45%MoTe₂)。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中国河南栾川钼矿带,这里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处理嵌布粒度极细(<5μm)的矿脉,其选矿流程包含独特的酸碱联合浸出工艺。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赤塔州矿场以伴生矿形式产出二碲化钼,常与辉钼矿共生(比例1:8.3),该地区采用高压氧浸技术实现金属分离。北美产区则集中在科罗拉多高原的克拉马克斯矿床,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流化床焙烧炉处理低品位矿石(<0.2%MoTe₂),通过温度梯度控制(650-720℃)来优化碲回收率。
值得注意的新兴产区包括澳大利亚昆士兰的玛丽凯瑟琳铀矿,在铀矿尾砂中发现了可观的二碲化钼伴生(检测值达3.1g/t)。这些矿场的开发往往面临特殊挑战,特别是碲元素易挥发的特性要求在冶炼环节配置专门的冷凝回收系统(捕集效率需>92%),这也是目前限制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