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钼酸钠(Na₂MoO₄·2H₂O)作为重要的钼化合物原料,其开采主要依托于全球钼矿资源分布。目前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矿场(Codelco)和美国克莱马克斯矿场(Freeport-McMoRan)是最主要的供应源,这两处矿场不仅钼储量丰富,还具备成熟的湿法冶金提纯工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中国的金堆城钼矿和栾川钼矿,这两处矿床虽然原生钼矿以辉钼矿(MoS₂)为主,但通过氧化焙烧-碱浸工艺可高效转化生产二水钼酸钠。
在矿产资源特征方面,优质的二水钼酸钠矿场往往伴生斑岩型铜钼矿床,例如秘鲁的安塔米纳矿场就同时产出铜精矿和钼酸铵中间品。而俄罗斯的索尔斯基矿场则因其独特的钼品位(0.03-0.15%)和低杂质特性,成为欧洲市场的重要供应基地。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商业级二水钼酸钠实际来自钼精矿(含Mo≥54%)的深加工,而非直接开采的原生矿物。
从地理分布来看,环太平洋成矿带集中了全球约65%的产能,特别是美国犹他州的宾汉峡谷矿场通过溶剂萃取-结晶工艺,每年可产出数万吨电子级二水钼酸钠。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钼基催化剂需求增长,哈萨克斯坦的科克赛矿场和加拿大的恩达科矿场也正在扩建氧化钼产线,这些新兴产能都将显著影响未来二水钼酸钠的供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