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七水钼酸钠市场价格呈现下行趋势,主要受到全球钼精矿供应量增加的直接影响。随着秘鲁、智利等主要产区采矿产能的逐步释放(2023年秘鲁钼产量同比增长12%),原料端供应宽松直接削弱了钼化合物成本支撑。特别是中国江西、河南等地钼冶炼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5%以上,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给压力。
下游需求疲软是另一个关键因素,不锈钢行业作为七水钼酸钠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65%),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放缓影响,304不锈钢产量季度环比下降7.2%。同时新型钼系催化剂在石化领域的替代加速(钼酸钠用量减少15-20%),导致供需天平持续向买方倾斜。贸易商库存周转天数从35天延长至48天,反映出明显的去库存压力。
国际市场传导效应也不容忽视,欧洲钼铁价格(桶装99.5%Mo)在三个月内下跌23%,带动亚洲市场跟跌。加上国内企业为抢占出口份额(2023Q2钼酸钠出口量激增40%),企业间价格竞争白热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生产企业采用钼渣回收工艺(成本降低18-22%),进一步压缩了价格下行空间。
汇率波动和金融属性减弱共同构成了辅助因素。美元指数走强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钼精矿成本下降(每吨减少约800元),而期货市场投机资金撤离使得钼产品金融溢价消失。这些系统性风险与行业基本面的叠加,最终形成了当前七水钼酸钠价格的多维度下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