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矿场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全球主要产区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加蓬和中国等地,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锰矿资源及成熟的开采体系。南非的卡拉哈里锰矿带以其超大型矿床著称(储量约130亿吨),每年为全球市场供应大量电池级二氧化锰。澳大利亚的格鲁特岛矿场则因高品位矿石(含锰量48-52%)备受国际买家青睐。
在非洲大陆,加蓬的莫安达矿场以生产电解二氧化锰闻名,其独特的矿脉结构使得开采成本较其他地区降低15-20%。中国广西、湖南等地的锰矿虽然平均品位略低(28-35%),但通过先进的焙烧工艺(温度控制在850-900℃)可有效提升二氧化锰提取率,满足国内70%以上的工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的尼科波尔盆地作为传统产区,近年受地缘政治影响产量波动较大。
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刚果(金)等新兴矿区开始受到关注,其氧化锰矿层平均厚度达6-8米,特别适合露天开采。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萤石伴生锰矿则因其低磷特性(P含量<0.03%)成为特种钢生产的重要原料来源。这些矿场的开发往往需要配套建设还原焙烧设施(处理能力20-50万吨/年),将三氧化二锰转化为更具商业价值的二氧化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