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作为重要的白色颜料和工业原料,其开采方式主要取决于矿床类型。全球90%以上的钛资源来自原生岩矿(钛铁矿FeTiO3和金红石TiO2),需经过露天或地下开采获取原矿。露天开采适用于矿体埋深浅的情况(通常小于200米),使用爆破和重型设备(如电铲P&H4100型)剥离覆盖层;而地下开采则针对深部矿体,采用房柱法或充填法确保作业安全。
对于海滨砂矿这类次生矿床(主要含钛矿物为金红石),开采过程更为特殊。需要重点关注潮汐影响,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通常使用斗轮式挖砂船(处理量可达5000吨/小时)进行水下开采,配合螺旋选矿机(回收率85-92%)对矿物进行初步富集。这种湿法开采能有效分离石英砂与重矿物,但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影响。
无论哪种开采方式,后续都需经过复杂的选矿流程。原生矿要经过破碎(颚式破碎机PE1200×1500)、磨矿(球磨机MQY3660)、磁选(磁场强度0.8-1.2T)和浮选(pH值4.5-5.5)等多道工序;而砂矿则通过重选(螺旋溜槽LL1200)和电选(电压20-40kV)提高TiO2品位。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开采越来越注重尾矿管理,采用浓密机(直径30-50米)和过滤机(处理量80-120吨/小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