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TiO₂)的熔炼过程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条件,因其熔点高达1843℃(金红石型)。工业上主要采用电弧炉熔炼法,将高纯度二氧化钛粉末与还原剂(通常为焦炭或石墨)混合装入炉内,通入强电流产生高温电弧使物料熔化。需要注意的是炉内需保持惰性气氛(氩气或氮气保护),防止高温下钛被氧化。
在具体操作中,原料配比需精确控制碳钛摩尔比在1:1左右,温度需维持在1850-2000℃范围。熔炼过程中会生成低价钛氧化物(如Ti₃O₅),这些中间产物需要后续处理才能获得纯净TiO₂。特别要注意的是,熔融态的二氧化钛腐蚀性极强,必须使用特殊耐火材料(如氧化锆内衬)的熔炼容器。
实验室规模可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但需配备精确温控系统(±10℃精度)。小批量制备时,可先将二氧化钛压制成坯体,再置于钼坩埚中熔融。这种方法虽然能耗较高,但能较好控制熔炼过程的气氛纯度,适合制备高纯二氧化钛单晶材料。
目前工业化生产更倾向于采用氯化法工艺而非直接熔炼,因为该方法能耗更低且产物纯度更高(可达99.9%)。不过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场景,如制备钛酸锶等电子陶瓷材料时,熔炼法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防范高温熔体喷溅和有害气体泄漏等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