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线加工工艺涉及多个关键环节,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和最终用途进行定制化处理。原料通常选用304(18Cr-8Ni)或316(16Cr-10Ni-2Mo)等奥氏体不锈钢,首先通过热轧将钢坯加工成盘条,这个阶段温度控制在1050-1200℃之间以确保材料塑性。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硬化现象会显著影响后续工序,因此中间需要安排固溶处理(加热至1010-1120℃后快冷)来消除内应力。
拉丝工序采用多道次连续拉拔,每道次减径率控制在15-20%之间,配合专用润滑剂(如氯化石蜡基)减少模具磨损。对于精密线材,需要特别注意道次间的退火工艺(保护气氛下750-850℃),这直接影响线材的表面光洁度(可达Ra0.2μm)和机械性能。在最终精整阶段,通常会进行电解抛光或机械抛光,特别是医疗级线材要求符合ASTM A580标准,表面缺陷深度需小于0.01mm。
特殊应用场景下还要考虑后续处理,比如弹簧用线需要时效强化(300-500℃保温2-4小时),而电子行业用线则关注电阻率(≤0.73Ω·mm²/m)。现代加工线已普遍配备激光测径仪(精度±0.001mm)和在线涡流探伤仪,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控线径偏差和内部缺陷。整个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晶粒度(通常要求7-9级),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抗拉强度(可达1600MPa以上)和耐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