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坯作为工业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其矿场分布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含铂族金属及铬铁矿)和俄罗斯乌拉尔山脉(钒钛磁铁矿)是铬镍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这些关键合金元素直接决定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铬含量需≥10.5%)。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内蒙白云鄂博稀土铁矿虽以轻稀土闻名,但其伴生的铌资源也成为特种不锈钢的重要添加剂。
在具体矿产类型上,菲律宾和印尼的红土镍矿(镍品位1.5-2.5%)通过RKEF工艺加工成镍铁,与南非铬矿(Cr2O3含量42-48%)共同构成300系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原料。而北美苏必利尔湖区的磁铁矿(铁品位60-65%)则为铁素体不锈钢提供了高纯度铁基。值得留意的是,印度尼西亚自2020年实施镍矿出口禁令后,其莫罗瓦利工业园(年产能80万吨镍铁)已成为全球不锈钢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从供应链角度看,中国山西太钢和甘肃酒钢的自有矿区实现了铬资源部分自给,而广西北部湾港则依托东盟矿产进口优势,形成了从红土镍矿到不锈钢管坯的垂直整合产业链。随着印尼德龙工业园(年产300万吨不锈钢坯)等海外基地的投产,全球不锈钢原料供应格局正从传统矿场向加工基地延伸,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管坯企业的原料采购半径和成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