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锈钢棒价格走低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影响。镍价作为关键原料(V国际现货价约16000美元/吨)自年初累计跌幅超过20%,带动304不锈钢生产成本每吨下降约1500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锰等辅料价格同步回落,进一步降低了冶炼企业的综合成本压力。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下游需求疲软。建筑行业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机械制造业采购量环比减少8%,导致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左右。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出口订单受海外市场去库存影响,东南亚地区采购量锐减30%,这使得国内钢厂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
产能过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据统计,2023年国内新增不锈钢粗钢产能达200万吨,而实际消费增长仅80万吨。特别是在民营钢厂集中的福建地区,为维持现金流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
宏观政策调整同样产生影响。出口退税取消后(原13%退税率),部分厂商的出口成本每吨增加约800元,这部分成本最终传导至国内市场。加上银行收紧对钢铁行业的信贷规模,许多中小钢厂面临更大的资金回笼压力,被迫加快出货速度。
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也不容小觑。随着印尼镍铁产能释放(年产增至120万吨),全球不锈钢原料供应格局改变。特别是欧洲市场库存高企,其304冷轧卷板报价已跌至2300美元/吨,较年初下降18%,这种全球性跌势直接影响了国内厂商的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