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氧化锰(MnO)的矿产资源分布呈现明显地域集中特点,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和贵州三省交界地带。广西大新县和下雷矿区以碳酸锰矿著称,经过焙烧加工后可获得纯度98%以上的电池级一氧化锰,该区域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40%左右。湘黔锰矿带延伸约300公里,特别是湖南花垣县和贵州松桃县的沉积型矿床,氧化锰含量普遍达30-45%(Mn元素质量分数),通过磁选-酸浸工艺可提取高纯度化工原料。
需要特别关注云南文山和红河州新兴矿区,近年来探明的风化壳型氧化锰矿平均品位达28%,其露天开采优势显著。重庆秀山、陕西汉中等地虽然储量相对较小,但矿石伴生有价金属(如钴镍含量0.2-0.8%)的特性使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极具开发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哈密最近发现的沉积变质型锰矿,氧化锰相占比超60%,可能改变未来产业格局。
在生产工艺方面,国内主流采用回转窑还原焙烧法(温度800-1000℃)处理碳酸锰矿,而针对低品位矿则普遍运用硫酸浸出-电解沉积的湿法冶金技术。随着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建设多个年产5万吨级的高纯一氧化锰(纯度≥99.9%)深加工基地,原料主要依赖上述矿区的初级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