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碲化二铟(In₂Te₃)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开采过程需要兼顾地质勘探与化学处理的特殊性。由于自然界中铟元素常以微量伴生于锌、铜等硫化矿中(含量通常低于0.1%),实际开采往往通过多金属矿床的综合利用实现,特别是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选矿后的副产品中提取更为经济。
在选矿阶段需重点关注矿石的破碎与浮选工艺,通过调整pH值(8-10)和捕收剂用量(如黄药类),使含铟矿物富集于精矿。湿法冶金中通常采用硫酸浸出(浓度150-200g/L),配合氧化剂(如双氧水)将铟转入溶液,而碲则需通过控制电位(Eh值350-450mV)选择性沉淀分离。
提纯环节常采用溶剂萃取法,使用P204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在特定酸度(pH2-3)下实现铟与铁等杂质的分离,反萃后电解可得纯度99.99%的金属铟。最终与高纯碲(6N级)在真空石英管中反应合成,控制温度梯度(650-700℃)确保化学计量比精准,这一过程对晶体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三碲化二铟开采的经济性高度依赖伴生矿的综合回收率,目前全球约70%的铟产量来自锌冶炼副产品。新兴技术如离子交换树脂和膜分离法的应用,正在提升低品位矿(In含量<50ppm)的开采可行性,这对紧缺战略资源供应链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