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紫铜棒的熔炼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环境以防止氧化和杂质混入。首先将原材料放入中频感应炉(频率1000-2500Hz)中进行加热,炉温需保持在1083-1100℃这个铜的熔点区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铜液开始熔化时要在表面覆盖木炭或石墨粉作为保护层,这能有效隔绝空气避免铜液氧化。
在完全熔化后需要精炼环节去除杂质,通常会加入磷铜脱氧剂(含磷量8-15%)进行脱氧处理。此时要持续搅拌铜液使反应充分,温度控制在1150℃左右维持20-30分钟。特别要关注铜液流动性,当呈现明亮镜面状态且无明显气泡时表明已达到理想纯净度。
浇铸前需对模具进行200-300℃预热,铜液温度保持在1100-1120℃时进行浇注。值得注意的是要采用倾斜浇注方式避免湍流,浇注速度控制在3-5kg/s为宜。冷却过程中要确保环境干燥,因为水汽会导致铜棒表面产生气孔缺陷。
最后根据使用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热处理,比如在600-650℃范围内退火2-3小时以消除内应力。整个过程中必须使用石墨坩埚或镁砂炉衬,普通耐火材料会与铜液发生反应影响成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