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锌的开采过程需要根据矿床类型和地质条件制定针对性方案,特别是硫化锌矿与氧化锌矿的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硫化锌矿(ZnS)通常采用地下开采或露天开采结合浮选工艺,通过破碎、磨矿后利用黄药类捕收剂进行优先浮选,而氧化锌矿(如菱锌矿ZnCO₃)则更多应用重选-浸出联合工艺,使用硫酸进行堆浸(pH值控制在1.5-2.5)。
在井下作业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矿体倾角与围岩稳定性,当矿层厚度超过5米时会采用分段崩落法,而薄矿脉则适用留矿法。采矿设备选择上,电动铲运机(LHD)的斗容需匹配巷道尺寸,常用3-6立方米规格,同时配套使用锚杆支护系统(抗拉强度≥150kN)确保作业安全。通风系统必须满足0.3m/s的最低风速要求,这对预防硫化氢积聚尤为关键。
选矿阶段的核心在于锌品位的提升,原矿经过粗选、扫选和精选后,精矿品位通常能达到50-60%,其中铁含量需控制在6%以下才能符合冶炼要求。对于含镉较高的矿石(>0.3%),可能需要增加活化剂如硫酸铜(CuSO₄·5H₂O)来改善分选效果。近年来,生物浸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难选锌矿处理,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最适温度30-35℃下的代谢作用提高回收率。
环境保护措施贯穿整个开采流程,特别是酸性矿山废水(AMD)的处理需要建立中和沉淀系统,采用石灰乳(Ca(OH)₂)调节pH至8-9,使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尾矿库必须配备HDPE防渗膜(厚度≥1.5mm)和监测井网络,确保锌离子浓度不超过2mg/L的排放标准。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作业模式,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和实时传感器网络,能够将矿石贫化率降低至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