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泥是一种由纯铅或铅合金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膏状或半固态材料,通常呈现灰白色或银灰色。它的成分中铅含量往往超过90%(部分工业级产品铅含量达99.9%),其余成分可能包含微量锡、锑等金属元素以及有机粘结剂。这种材料在常温下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粘滞性,能够像黏土般随意塑形,但在高温环境下会逐渐软化甚至液化。
需要特别关注铅泥的物理特性,特别是其密度可达11.34g/cm³(接近纯铅密度),这种高密度特性使其在辐射防护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其熔点较低(约327.5℃),延展性优异(可拉伸至原长度2倍以上),这些特性使其既能通过简单工具手工成型,又能承受较大机械应力。在电气工程中,铅泥还被用于制作特殊接头,因其导电率达4.8×10⁶S/m,仅次于银和铜。
从应用场景来看,铅泥最显著的用途是作为X射线和核辐射防护材料,经常被塑造成各种形状填补防护装置的缝隙。医院CT室的观察窗边缘、核电站控制室的电缆穿孔处都可见其应用。在文物保护领域,考古学家会使用特质铅泥(含3%蜂蜡)临时固定脆弱文物,因其不会与大多数文物材质发生化学反应。汽车制造业则利用其缓冲特性,将铅泥(邵氏硬度A30-50)填充于发动机舱特定位置来吸收高频振动。
使用铅泥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因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铅尘(空气浓度限值0.05mg/m³)。操作人员需佩戴N95级防护口罩和丁腈手套,工作环境应保持良好通风。废弃铅泥需按危险废物处理,不可直接丢弃。现代科技研发的无铅替代材料如钨聚合物(密度9.8g/cm³)正在某些领域逐步取代传统铅泥,但就性价比和工艺成熟度而言,铅泥仍保持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