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选矿的筛网目数通常控制在100至325目之间,具体取决于矿石特性和选矿工艺。黄金颗粒的嵌布粒度直接影响最终选择的目数范围,若金矿物与脉石结合紧密,需更细的研磨才能实现单体解离。比如含硫化物包裹金的矿石常需要磨至200目以上,而砂金矿通过重力选矿时可能仅需80-120目即可完成初步富集。
如何判断最佳研磨细度?这需要结合矿石可选性试验数据。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金粒解离状态,结合重选、浮选或氰化浸出效果,确定既能保证回收率又避免过粉碎的平衡点。现代选厂常采用阶段磨矿工艺,先用粗磨分离易处理部分,再对难选组分进行二次细磨,既节省能耗又提高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过粉碎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矿石研磨过细时,不仅增加设备能耗,还会产生微细粒级金难以被传统方法回收。某些含泥量高的氧化矿在325目以上反而导致矿浆粘度增大,此时需搭配预处理工艺。实际生产中,技术人员会根据浮选泡沫状态或重选尾矿品位动态调整磨矿参数。
选矿设备的选择同样影响目数控制。球磨机与分级机构成的闭路系统能稳定输出目标粒度,而高压辊磨机更适合处理硬岩型金矿。近年出现的超细磨技术可将金矿磨至400目以上,这对微细粒包裹金的回收率提升显著,但需要配套高效的絮凝浮选或树脂吸附工艺。
金矿选矿的粒度是否越细越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济性评估必须贯穿整个决策过程,过高的磨矿成本可能抵消回收率提升带来的收益。经验表明,多数岩金矿选矿的目数控制在200目左右时,能在技术指标与运营成本间取得最优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