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仲钼酸铵价格持续攀升主要受到供需关系失衡的影响。随着新能源电池和特种合金行业的快速发展,钼作为关键添加剂的需求量激增(2023年全球钼消费量同比上涨18%),而主要产钼国智利和秘鲁的矿山产量却因设备老化和环保限制出现下滑。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正极材料对钼化合物的需求暴增,直接推高了仲钼酸铵的市场价格。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国际物流成本的增加。由于红海航运危机持续发酵,从南美向亚洲运输钼精矿的海运费已上涨35%,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到了下游产品。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消费国,其战略储备采购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态势,今年前五个月国储局收储规模同比扩大42%。
生产工艺的环保升级也是推高成本的重要原因。随着新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国内主要生产商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改造废水处理系统(单套设备投资约2000万元),这部分新增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12-15%。特别是江西、河南等主产区严格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被迫减产或关停。
国际钼价传导效应同样显著。伦敦金属交易所钼锭现货价格在今年二季度突破48美元/磅,创十年新高,这种涨势很快通过进口原料渠道传导至国内仲钼酸铵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约30%的钼原料依赖进口,这使得国际行情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国内产品定价上。
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可能维持钼系产品的高需求。根据工信部最新规划,到2025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至350Wh/kg,这需要添加更多钼元素来改善电极性能。叠加全球矿业资本开支不足导致的供给刚性,仲钼酸铵价格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回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