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二氧化锡的主要矿场分布在几个关键区域,其中东南亚的储量最为丰富。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自古就是著名的锡矿带,这里的冲积矿床含有大量二氧化锡(SnO₂纯度可达70%以上),采用水枪采矿法等传统工艺仍保持高效开采。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缅甸的佤邦地区,近年来探明储量激增,但受限于基础设施,开发程度相对滞后。
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同样拥有优质矿脉,奥鲁罗省露天矿场以原生锡石为主,伴生银、钨等金属(平均品位1.5-3%)。非洲刚果(金)的马诺诺矿区则因其独特的层控型矿床备受关注,虽然开采条件艰苦,但二氧化锡晶体尺寸普遍超过2毫米,便于物理选矿。这些矿场的开发往往受当地政策影响较大,特别是环保法规与矿业权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供应稳定性。
中国作为传统产锡大国,广西南丹县大厂矿田通过深部勘探不断发现新矿体(深度已达-800米),其特有的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需要复杂浮选工艺。而澳大利亚的雷尼森贝尔地下矿则采用自动化开采系统(每日处理量3000吨),其二氧化锡的回收率能稳定在78%左右,代表着现代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