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之一,二碲化锰的储量数据目前并未在公开报告中单独列出。这类稀有金属化合物通常包含在碲或锰资源的整体统计中,国内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等有色金属矿带,特别是与铜矿伴生的碲资源(品位约0.001%-0.01%)。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二碲化锰作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带隙宽度1.2-1.5eV),其工业储量评估往往滞后于实际勘探进展。
从产业链角度看,国内碲年产量约120-150吨(2022年USGS数据),其中用于二碲化锰制备的占比不足5%。锰资源方面,我国探明储量2.8亿吨(碳酸锰当量),但高纯锰化合物供应仍依赖进口。特别在光伏热电领域,二碲化锰的实际可利用储量受提纯技术制约,当前有效产能折算金属量估计在20-30吨/年。
技术参数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料有严格要求(MnTe2纯度≥99.99%),这使得具备经济价值的可采储量进一步缩减。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攀西地区近年发现的碲铋矿伴生矿床(Te品位0.03%),可能成为未来增储的重要突破口。不过现有选冶技术下,从原矿到终端产品的综合回收率通常不足40%。
市场动态显示,随着量子点显示技术需求增长(每平方米面板耗量0.5-1.2g),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高纯二碲化锰制备。但资源禀赋限制导致原料自给率长期徘徊在30%左右,特别是在电子级产品(杂质含量<10ppm)领域,仍需大量进口日韩产的高端材料。这种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通过现有储量解决,技术突破比资源勘探显得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