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二氧化钼市场价格呈现持续攀升态势,这主要源于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从供应端来看,全球主要产区智利和秘鲁的矿山生产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减产,特别是智利北部沙漠地区遭遇罕见暴雨,直接冲击了钼精矿的开采进度。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国也因环保政策趋严而压缩了部分产能,其中河南栾川地区多家冶炼厂因排放不达标被迫限产。
需求侧的强劲增长同样是推高价格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电池和特种合金产业快速发展,钼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尤其是三元前驱体(NCM811)对高纯度二氧化钼的需求量激增。值得关注的是,航空航天领域对耐高温钼合金的需求量同比增长23%,波音787和空客A350等机型产能恢复直接拉动了高端钼制品消费。
全球物流成本高企进一步放大了价格波动。目前从南美到中国的海运费用仍维持在疫情前3倍水平(约75美元/吨),加上中国港口实施的严格防疫检查导致滞港时间延长(平均增加7-10天),供应链各环节都在推升最终报价。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钼库存已降至15年新低(仅480吨),更引发了市场对短期供应的担忧。
投资者情绪也在助推这波行情。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大量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进行对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钼期货未平仓合约激增42%。部分贸易商反映,当前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囤货现象,特别是日本商社近期加大了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