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坯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其分类标准主要依据冶金工艺和化学成分两个方面。从生产工艺来看,可分为连铸坯(采用连续铸造技术)和模铸坯(传统模具浇铸成型)两大类型,其中连铸坯因生产效率高、成本优势明显而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特别是厚度180-300mm的热轧板坯与边长120-250mm的方坯,在建筑装饰和工业设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从材料成分角度划分,奥氏体不锈钢坯(Cr18Ni9系)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约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而马氏体不锈钢坯(如420系列)则因其高硬度和耐磨特性,常用于刀具制造领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双相不锈钢坯(含22-25%铬及5-7%镍),其抗应力腐蚀能力比常规304材质提升3-5倍,特别适用于海洋工程等苛刻环境。
在物理形态方面还存在扁坯(截面宽厚比≥3)、圆坯(Φ50-600mm)等细分类型,不同形态对应着后续轧制工艺的差异化需求。例如化工设备管道通常选用Φ200mm以上的圆坯进行无缝钢管轧制,而电梯装饰板则多采用厚150mm的扁坯作为初始材料。这些分类标准共同构成了不锈钢坯完整的技术体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