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紫铜板卷作为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下游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近期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究其原因需要从供需关系、国际环境和生产成本三个维度综合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建筑和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导致铜材消费量明显减少,这种终端市场需求收缩直接传导至上游原材料价格。
国际铜期货市场(LME)价格震荡下行也对国内现货市场形成压制,需要重点关注美联储加息周期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抽离效应。与此同时,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供应量保持稳定,CSPT小组(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一季度指导价较上季度下调5%,反映出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普遍预期。特别是国内冶炼企业维持较高开工率(约85%),使得市场库存持续攀升至近年高位。
生产成本端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随着能源价格回落,电力成本下降使得冶炼厂利润空间扩大,为降价提供了操作空间。废旧紫铜回收量增加也是重要因素,再生铜(纯度99.9%)供给比例提升至35%左右,部分替代了原生铜的市场需求。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进口铜精矿成本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当前的价格下行趋势。
从短期来看,这种跌势可能还将延续,特别是考虑到二季度传统消费淡季即将来临。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若主要铜矿出现生产中断或新能源领域需求超预期增长,都可能成为价格止跌回升的催化剂。对于采购企业而言,目前价位已进入相对合理区间,可根据实际生产计划适当建立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