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渣含水率通常需要控制在8%-15%之间,具体数值根据后续用途决定。含水量过高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储存过程结块,过低则可能引发粉尘污染。冶金行业对尾矿渣的含水率要求尤为严格,特别是用于回填或二次加工时,需将水分精准控制在12%以下以确保材料稳定性。
为什么含水率控制如此重要?矿渣颗粒间的游离水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能。比如水泥生产中使用矿渣微粉时,含水率超过10%会显著降低研磨效率。检测时多采用烘干法或快速测定仪,操作人员需每隔2小时抽样,重点关注矿渣表层与内部的水分差异。部分企业通过添加脱水剂或调整过滤机转速实现动态调控。
不同应用场景存在特殊要求。建筑骨料制备通常要求含水率低于9%,而用于土壤改良的矿渣允许达到15%。南方潮湿地区需特别注意雨季储存,建议搭建防雨棚并铺设防潮层。实时监测系统现在能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实现非接触测量,这对连续生产线尤为重要。
调整含水率时既要考虑经济性也要保证安全性。自然晾晒虽然成本低,但耗时较长且受天气制约。机械脱水设备初期投入大,却能稳定产出达标产品。某些特殊工艺还会在脱水环节加入改性剂,既控制水分又改善矿渣活性,这种双重功效技术正在被更多企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