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碲化钠(Na₂Te)的开采主要依赖于含碲矿石的提取与后续化学转化过程。这类矿物通常伴生于铜、铅、锌等金属硫化矿中,尤其是电解铜的阳极泥(含碲0.5%-7%)是重要来源。工业上常采用湿法冶金技术,通过破碎、氧化焙烧(温度控制在500-700℃)使碲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再经过酸性浸出(常用硫酸或盐酸)将碲从矿石基质中分离。
需要重点关注浸出液的纯化步骤,特别是通过二氧化硫还原法或电解沉积法将溶液中的亚碲酸(H₂TeO₃)转化为单质碲。随后将碲粉与氢氧化钠(NaOH)在惰性气氛下熔融反应(反应温度约400℃),最终生成亚碲化钠晶体。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需严格控氧,因为碲化合物易被氧化为高价态(如Te⁴⁺或Te⁶⁺),而亚碲化钠本身对湿度敏感(储存时需氮气保护)。
现代矿业更倾向于从电子废料中回收碲元素,特别是废弃太阳能板(CdTe薄膜)和半导体器件,其碲含量可达原生矿的10倍以上。这种环保工艺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如磷酸三丁酯)结合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分离贵金属杂质(如金、银)。随着碲在热电材料(如Bi₂Te₃)领域的应用扩张,亚碲化钠的绿色开采技术正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