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碲化钼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其全球储量数据尚未形成权威统计体系。目前已知的工业级二碲化钼主要来源于钼精矿(Mo≥45%)的深加工副产品,全球每年通过此途径获得的二碲化钼约为200-300吨(纯度99.9%),其中中国、智利和美国是主要生产国。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柔性电子器件市场的扩大,日本住友金属和德国贺利氏等企业正在建设专门的二碲化钼生产线。
在自然矿物分布方面,具有开采价值的独立二碲化钼矿床极为罕见。地质调查显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某些热液矿床中偶见二碲化钼矿物伴生(含量0.003-0.008%),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块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也检测到微量存在。当前商业应用所需的二碲化钼主要依赖化工合成法生产,这导致其实际可采储量难以用传统矿产标准衡量。
从供应链角度看,二碲化钼的"储量"更取决于碲元素的全球分布。碲作为稀散金属,年产量约500吨(2023年数据),其中70%来自铜冶炼副产品。智利Escondida铜矿的阳极泥含碲量达0.04%,是全球最重要的碲资源来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生产1公斤二碲化钼需消耗1.2公斤高纯碲(99.99%),这种材料转化率进一步限制了实际可用储量。
未来随着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占比30%)和二碲化钼晶体管需求的增长,全球正在加强碲资源的回收利用。日本DOWA集团开发的废靶材回收技术可使碲回收率达92%,这将在实质上扩大二碲化钼的可持续供应量。现阶段行业更关注提纯技术突破,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地质储量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