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硅钼棒这种特殊合金材料的生产原料主要依赖于钼矿资源,全球范围内具有开采价值的钼矿床集中分布在美洲和亚洲地区。智利的丘基卡马塔铜钼矿(含钼品位0.03-0.05%)作为伴生矿床的代表,每年可副产大量钼精矿;而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克莱马克斯钼矿(探明储量15亿吨)则是全球罕见的独立钼矿床,其原生辉钼矿可直接用于冶炼高纯度钼铁合金。
在中国境内,河南省栾川县的南泥湖钼矿田(已探明钼金属量206万吨)通过浮选工艺可得到含钼45%以上的精矿,这些原料经过硅热还原法能够制成符合ASTM B387标准的二硅化钼棒。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的索尔斯克钼矿与亚美尼亚的卡扎兰铜钼矿虽然规模较小,但其出产的钼精矿杂质含量低(As≤0.01%),特别适合生产耐高温(1600℃)的MoSi2电热元件。
从产业链角度观察,秘鲁的塞罗维德矿和加拿大的恩达科钼矿虽然以铜为主矿产,但通过先进的泡沫浮选技术,仍能分离出满足二硅钼棒制造需求的钼精粉(粒度-200目占比95%)。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矿场的实际供应能力会受到国际钼价波动(2023年LME钼价区间$20-35/磅)和环保政策的影响,比如中国近年实施的《钼行业规范条件》就严格限制了低品位矿(Mo<0.08%)的开采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