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钼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全球供应链布局对制造业具有关键影响。目前主要产地集中在南北美洲和亚洲地区,其中智利凭借其丰富的钼矿资源(储量占全球29%)成为最大生产国,特别是安第斯山脉区域的露天矿场年产量可达10万吨级。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美国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的克莱马克斯矿(Climax Mine)作为百年老矿,仍保持着高纯度二氧化钼(MoO2含量≥99.95%)的稳定输出。
亚洲板块中,中国河南栾川和陕西金堆城的钼矿带通过浮选-焙烧工艺生产的二氧化钼占全球总产量35%左右,其产品多符合GB/T 3460-2022标准。秘鲁塞罗维德矿(Cerro Verde)则凭借先进的流化床焙烧技术,实现月产8000吨二氧化钼的规模化运营。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恩达科矿(Endako)虽受气候限制采用季节性开采,但其生产的低铅镉特种级二氧化钼(Pb含量≤5ppm)在电子材料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新兴产区方面,哈萨克斯坦的阿克托盖矿(Aktogay)通过中哈产能合作,近年二氧化钼产能已提升至年产3万吨规模。而蒙古奥尤陶勒盖矿(Oyu Tolgoi)虽然以铜为主矿产,但其伴生钼资源的综合回收系统使该地区成为潜在的重要供应源。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矿区因运输成本问题,主要供应独联体市场,但其开发的节能型闪速焙烧工艺使单位能耗降低至传统工艺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