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七钼酸铵市场出现价格松动现象,这主要与全球钼精矿供应量增加有直接关联。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钼国近期开采量同比增长约15%(根据2023年Q3矿业报告),导致原料端价格承压,连带影响下游七钼酸铵产品的定价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钼消费国,其钢铁行业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从需求侧来看,不锈钢和特种钢的生产放缓尤为明显。由于房地产和基建领域的投资收缩,国内304不锈钢产量同比下降8.7%(中国特钢协会数据),这使得作为重要合金添加剂的七钼酸铵需求持续走低。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虽然风电叶片用钢保持稳定增长,但尚不足以抵消传统工业领域的用量下滑。
国际市场方面也存在关键影响因素。欧洲能源危机导致当地多家不锈钢厂减产,LME钼期货价格三个月内下跌22%(截至2023年11月数据)。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带来的物流链重构使得俄罗斯钼产品不得不转向亚洲市场,进一步增加了区域内的供给压力。这些国际因素与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形成叠加效应。
库存周期变化同样不容忽视。2022年下游企业因担心供应链中断而建立的高库存,目前正处于消化阶段。根据行业调研,主要不锈钢厂的钼系合金库存周转天数已从45天降至28天(2023年10月统计),这种主动去库存行为直接减少了即期采购需求。特别是在第四季度这个传统备货旺季,反常的库存调整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生产工艺升级。随着新型催化剂技术的突破,部分化工领域开始采用钼替代方案,这使得工业级七钼酸铵的需求结构发生改变。有数据显示,在石油精炼领域,钼基催化剂的使用量同比减少了12%(全球催化剂市场年报),这种技术替代虽然缓慢但具有持续性的影响。